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文化副刊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7月10日,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緩緩離開碼頭。當日,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從青島西海岸新區(qū)的母港起航,搭載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水下滑翔機、自主式無人潛水器等系列海洋探測設備開展可靠性驗證。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攝
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7月10日從青島西海岸新區(qū)的母港起航,搭載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水下滑翔機、自主式無人潛水器等系列海洋探測設備開展可靠性驗證。
此次驗證可靠性的系列海洋探測設備是在中國科學院戰(zhàn)略性先導專項“熱帶西太平洋關鍵區(qū)域海洋系統(tǒng)物質能量交換”下研制的。專項首席科學家孫松介紹,此次將在南海驗證水下滑翔機12臺、自主式無人潛水器1套以及拉曼光譜探測儀等海洋探測設備的穩(wěn)定性,這些設備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等共同研制完成。
孫松說,“在此次驗證過程中,這些設備將在一個平臺上協(xié)同作業(yè),就像是多兵種作戰(zhàn),為科學家綜合分析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和數(shù)據(jù)?!?/p>
據(jù)了解,科學家將利用這些設備對南海冷泉進行綜合調查。“冷泉區(qū)有特殊的化能生態(tài)系統(tǒng)。這里和萬物生長靠太陽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不一樣,生物靠化能生存,這對揭開生命的演化等奧秘具有重要意義?!睂O松說。
在南海航段結束后,“科學”號將趕赴雅浦海溝,進行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態(tài)調查,預計9月下旬返回青島。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